十堰房屋施工质量鉴定第三方房屋鉴定机构
通过案例形式,讲解房屋结构安全检测评定报告如何撰写,报告内容有哪些,以及报告案例下载(在文章底部哦),本文为上海同瑞原创内容,禁止转载。
一 、委托单位及房屋概况
1.1委托单位概况
1.2 房屋概况
二 、工程概况
大楼位于上海市某区,临近轨道交通。其中,该地块内原有建筑南侧,为地下二层、地上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约为1450.00m2,由上海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于2015年建造完成,原建筑结构设计图纸齐全。该房屋因故未经竣工验收,现为了解房屋结构安全状况,由该项目咨询单位上海同瑞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委托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同济大学)对该房屋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对房屋结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定,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接受委托后,对房屋原始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调阅,制定了较周详的检测方案,组织技术人员于 2015 年 9月赴现场对房屋进行了全面检测,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工作内容有:
1) 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检测与复核;
2) 房屋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
3) 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4) 房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及相关文件的调查;
5) 房屋施工质量及损伤状况的检测;
6) 房屋使用荷载的调查分析;
7) 房屋结构安全性的分析与评定;
8)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现根据现场检测和理论分析结果提出如下检测评定报告,供委托方及有关部门参考。
三 、房屋建筑结构概况
3.1 房屋建筑概况
该建筑建造于 2015年,为地下二层,地上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建筑平面近似呈 L 形(照片 1~2),东西向外轮廓长约30300mm,南北向外轮廓宽约 26000mm,总建筑面积约为 1450.00m2。
3.2 房屋结构概况
依据原设计标准,该房屋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 年,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3.3 房屋地基基础概况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原始设计资料知,本工程采用筏板基础,柱下设下柱墩基础。基础持力层为②层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筏板顶标高为-3.1m,板厚度为400mm,配筋为14@150双层双向,下柱墩尺寸为1500×1500mm,1500×3600mm,柱墩总高度为900mm,柱墩底部配筋为20@150双向布置,基础底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基础底均设100mm厚的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30。图4为基础结构平面图。
四 、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检测与复核
根据房屋原设计建筑结构图纸,对房屋建筑结构现状进行检测与复核,为房屋结构安全评定提供基本依据:
(1)主要轴线尺寸和楼层层高的检测与复核。采用 DISTO CLASSIC 4型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对房屋主要轴网尺寸和各楼层净高进行测量。检测结果表明,房屋主要轴线尺寸及楼层层高均与设计图纸相符。表 1、表 2分别给出了房屋主要轴网尺寸和层高的抽样检测与复核结果。
(2)建筑分隔、门窗位置的调查与复核。采用 DISTO CLASSIC 4型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和钢卷尺对房屋各层内外填充墙布置及门窗洞口尺寸进行实测。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房屋建筑分隔、门窗位置等与原设计基本相符。
(3)结构布置情况的检测与复核。采用 DISTO CLASSIC 4型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和钢卷尺对混凝土结构布置等进检测与复核。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房屋主要结构构件布置均与原设计基本相符。
(4)主要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的检测与复核。选取混凝土柱,用钢卷尺量测构件截面尺寸,用 Hilti FerroscanPs200型钢筋探测仪对构件的配筋数量(包括箍筋间距和纵筋数量)进行了检测与复核。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房屋主要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与原设计基本一致。表3 给出了房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的复核结果。
五 、房屋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
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和现场检测条件,将房屋整体作为一个检测单元,随机选取 8 根混凝土框架柱,采用回弹法检测结构的混凝土强度。每个构件选取10 个测区,用砂轮磨光混凝土表面后,每个测区布置 16 个测点,用 HT225A型混凝土回弹仪测量回弹值,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有关技术规程规定,推定各测区的混凝土计算强度(经碳化深度的修正)。在此基础上,统计构件各测区混凝土实测强度值的平均值、均方差及小值,根据技术规程推定各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具体参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主要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可评定为31.0MPa,达到其设计强度等级C30 的要求。
六 、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6.1 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的检测
采用日本 SOKKIA C41型高精度水准仪,测量了房屋的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含施工误差)。根据现场检测条件,测量时以女儿墙顶面为相对水准面,测点布置及测量结果详见图5。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房屋东西向整体表现为东端沉降大、西端沉降小,平均相对倾斜率为0.63‰左右;房屋南北向整体表现为南端沉降大、北端沉降小,平均相对倾斜率为1.27‰;房屋西北侧阴角处的 E-1~5轴墙体表现为中间沉降大,两端沉降小,平均相对倾斜率为1.76‰左右;房屋西北侧阴角处的 E-10~14轴墙体表现为中间沉降大、两端沉降小,平均相对倾斜率为2.18‰左右;房屋各方向相对倾斜值均低于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4‰)。
6.2 房屋倾斜情况的检测
根据现场测试条件,采用日本产索佳 SOKKIA NET05AX型电子全站仪对房屋的整体倾斜情况进行了检测。通过测量外墙转角处上下两端的相对三维坐标(含施工误差)推算房屋整体倾斜率,实测结果参见表5。
表 5 中可以看出,房屋东西向整体表现为向东倾斜,倾斜率在 0.26~0.9‰之间,平均倾斜率为0.53‰,倾斜规律与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基本一致;房屋南北向整体表现为向南倾斜(东北角局部向北倾斜 0.52‰),倾斜率在0.26~1.54‰之间,平均倾斜率为0.5‰,倾斜规律与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基本一致。房屋各方向倾斜值均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整体倾斜的限值(4‰)。
七 、房屋施工质量调查及房屋损伤状况的检测
7.1 房屋施工质量相关文件的调查
委托方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有: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提供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及钢筋原材料检测报告。由以上检测报告可知,本工程所用的材料均合格。
7.2 房屋损伤状况的检测
根据现场检测条件,对房屋损伤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测。现场检测发现,二层楼面 C-13~14 轴梁底局部破损(照片 7),一层 5-C轴框架柱棱角局部破损,破损处容易导致钢筋保护层失效,建议及时修补。现场检测未发现房屋出现因相对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墙体开裂现象,也未发现各层混凝土墙柱梁板等结构构件出现开裂变形等损伤。
八 、房屋使用荷载的调查分析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房屋原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及现场检测情况,对房屋使用荷载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房屋结构安全性的评定提供依据。荷载调查主要包括房屋恒荷载和活荷载。楼、屋面恒荷载根据楼板结构层厚度、建筑面层做法等确定,分隔墙荷载根据墙体材料、厚度和高度等确定;活荷载的取值主要根据房屋的实际使用功能,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确定。
楼屋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板,主要楼板厚为 110mm,屋面板厚为 120mm。根据房屋构造做法及实际使用功能,具体荷载标准值按表 6取值。房屋的梁、柱等结构构件自重由计算软件自动导荷,考虑梁柱构件表面粉刷层的重量,混凝土容重近似取 26kN/m3;外墙填充墙的容重取12kN/m3,室内隔墙容重取8kN/m3。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取 0.55kN/m2,地面粗糙度取 C 类。
九 、房屋结构安全性的分析与评定
9.1 分析与评定条件
为了解房屋的结构安全状况,按房屋的原设计标准要求,即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的相关规定,对房屋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评定。
分析评定时,按框架结构体系,乙类建筑、框架抗震等级二级、7 度抗震设防(0.10g)、设计地震分组组、特征周期为0.9s、Ⅳ类场地,对其结构抗震措施进行调查;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研究所 PKPM 系列SATWE计算软件,对结构承载力验算,据此对房屋结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定。
计算分析时,房屋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按现场检测与复核后的实际尺寸取值,荷载按实际调查结果及原始设计使用功能确定。计算时,对于现场未能检测到的构件按照原设计图纸进行计算分析。根据材料强度检测评定结果,房屋混凝土强度按原设计强度取值,即地下室~二层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取设计值C30;钢筋根据其类型(HPB300、HRB400)按原设计强度取值。
9.2 结构抗震措施的分析与评定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的有关要求对房屋的结构抗震措施进行分析与评定,具体参见表7。从表7 中可以看出,房屋各项抗震措施基本能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9.3 房屋结构承载力验算
计算结果表明:(1)各框架柱计算配筋均小于实际配筋,地下室外墙计算配筋均小于实际配筋,满足承载力的计算要求;(2)所有混凝土梁计算配筋小于实际配筋,均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3)各层楼、屋面板计算配筋均小于实际配筋,满足承载力的计算要求;(4)房屋抗震变形验算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表8、表 9 分别为地震作用下典型框架柱和典型框架梁计算配筋与实际配筋的比较。
9.4 地基基础安全性分析
由于受现场条件的限制,未能对房屋基础具体情况进行检测。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原始设计图纸和原始勘察报告,利用 PKPM 软件 JCCAD模块对基础进行计算复核。计算结果表明:筏板基底反力标准值小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80KN/m2);筏板顶配筋大计算值为717/849mm2,板底配筋大计算值为 827/887mm2,均分别小于实际配筋1026/1026mm2(14@150/14@150)和 1026/1026mm2(14@150/14@150),下柱墩底部配筋大计算值为 1350/1350mm2,小于实际配筋2094/2094mm2(20@150/20@150),均满足承载力的计算要求;柱墩的高度均满足抗冲切的计算要求。从房屋整体变形检测结果来看,房屋目前的沉降倾斜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即房屋的地基基础满足安全性要求。
9.5 房屋结构安全性的综合评定
房屋结构构造措施调查结果表明,房屋各项抗震措施均基本能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房屋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房屋各框架柱、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梁和各层楼屋面板的计算配筋小于实际配筋,均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房屋抗震变形验算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地基基础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即房屋整体基本满足结构安全性的要求。
十 、检测评定结论与建议
现为了解房屋结构安全状况,对其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评定。现场检测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房屋整体基本满足结构安全性的要求。具体检测评定结论与处理建议如下:
1. 房屋东西向整体表现为东端沉降大、西端沉降小,平均相对倾斜率为0.63‰左右;房屋南北向整体表现为南端沉降大、北端沉降小,平均相对倾斜率为1.30‰;房屋西北侧阴角处的 E-1~5轴墙体表现为中间沉降大,两端沉降小,平均相对倾斜率为1.87‰左右;房屋西北侧阴角处的E-10~14轴墙体表现为中间沉降大、两端沉降小,平均相对倾斜率为2.27‰左右;房屋各方向相对倾斜值均低于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4‰)。
2. 房屋东西向整体表现为向东倾斜,倾斜率在0.25~0.91‰之间,平均倾斜率为0.53‰,倾斜规律与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基本一致;房屋南北向整体表现为向南倾斜(东北角局部向北倾斜0.52‰),倾斜率在 0.27~1.53‰之间,平均倾斜率为0.5‰,倾斜规律与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基本一致。房屋各方向倾斜值均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整体倾斜的限值(4‰)。
3. 主要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综合评定为 31.4MPa,达到原设计强度等级(C30)的要求。
4.现场抽样检测混凝土强度测点、梁柱局部棱角缺陷处,建议对其及时修复处理。现场检测未发现房屋出现因相对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墙体开裂现象,也未发现各层混凝土墙柱梁板等结构构件出现开裂变形等损伤。
5.房屋结构构造措施调查结果表明,房屋各项抗震措施均基本能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房屋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房屋各框架柱、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梁和各层楼屋面板的计算配筋小于实际配筋,均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房屋抗震变形验算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地基基础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即房屋整体基本满足结构安全性的要求。
6. 建议在房屋四周增设沉降监测点,在房屋后续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房屋的变形监测。
十 一 、检测评定单位及主要负责人
检测评定单位: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
项目负责人:
检 测 人 员 :
技术负责人:
十 二 、主要技术依据
(1)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
(3)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4)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6)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
(7)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10)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DG/TJ08-804-2005)
(11)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12)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TJ08-79-2008)
(13)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
(14) 委托方提供的资料